病毒性腸胃炎衛教宣導
{{ $t('FEZ001') }}
summerhsu2000
{{ $t('FEZ002') }}
衛生組|
冬季為我國病毒性腸胃炎好發季節。有多種不同的病毒可導致病毒性腸胃炎,最常見的是輪狀病毒、諾羅病毒及腺病毒。台灣諾羅病毒及輪狀病毒主要流行季節為11月到隔年3月間,而腺病毒則一整年內都會發生。
病毒性腸胃炎的主要症狀是水瀉和嘔吐,也可能會有頭痛、發燒、腹部痙攣、胃痛、噁心、肌肉酸痛等症狀,病程的長短取決於所感染的病毒種類及個人的免疫力。對於因嘔吐或腹瀉流失體液及電解質而又無法補充的人,如:嬰幼兒、年長者、免疫功能不良者及需要長期照護者,其體液的流失可能導致脫水及電解質不平衡,進而抽搐,甚至死亡,需要特別注意。
病毒性腸胃炎主要透過糞口途徑傳播,如:食用受病毒汙染的食物或水、與病人密切接觸或吸入病人嘔吐物及排泄物所產生的飛沫,皆可能受到感染。病毒性腸胃炎的預防方法:
1.注意個人衛生,備餐前、進食前、如廁後及照顧病人後,皆應以肥皂或洗手乳正確洗手。
2.蔬果要清洗乾淨,避免生食生飲,尤其是貝類水產品應澈底煮熟再食用;與他人共食應使用公筷母匙。
3.為預防疾病傳播,受病患污染的衣物、床單應立即更換,並以漂白水消毒環境或器物表面。
4.出入公共場所及清理消毒病患之排泄物或嘔吐物時,應戴口罩以避免飛沫傳染。
{{ $t('FEZ003') }}
2017-02-15
{{ $t('FEZ014') }}
2017-02-26|
{{ $t('FEZ005') }}
132|